「天底下或許有來不及的事,可是卻沒有來不及的心。只要那顆心趕上了,就連時
空都可以逆轉啊!」
對人類而言,愛是ㄧ種選擇,也是ㄧ種本能。
我認為對愛而言,「呼吸」是最恰當的比喻。只要活著,不論清醒或熟睡,我們
都可以不費氣力地呼吸,不需要特別留意它,甚至想停也停不下來;如果想以意志
力增快或減慢它,卻又可以隨心所欲地做到。我們認為自己對它有選擇權,但只要
活著,就不可能停止呼吸;同樣地,我們可以選擇否定愛,但這會帶來無法呼吸、
彷彿窒息般的痛苦。
當你不再愛一個人時,是真的「不愛他了」,還是選擇否定心中的愛?然而,一
旦愛過,愛就永遠存在,我們只是選擇「遠離」那份感覺,而非那份「愛」不復存
在。
如果心中明明有份強烈的愛,卻因「事實擺在眼前」而否定它,那麼,接踵而至
的便是愛或不愛的痛苦和矛盾。於是乎,自由意志的最大挑戰也來了-----究竟如何
克服理性、說服理性、使理性讓步?還是乾脆失去理性、一頭栽進去?
要理智、要現實,還是要愛情?要自尊,要顏面,還是要退讓?
這真是一場理性與感性、現實與內心的神聖攻防戰啊。我想,最後的抉擇也許並
不那麼重要,重要的是明不明白、清不清楚自己選擇的過程,以及如何選擇、為何
這麼選擇。
如果人生沒有了對錯,最終的答案便是「自我負責」。
我想告訴那些在愛中受苦的人們;愛只會令人歡喜,令人甜蜜到心坎裡,它本身
並不會使人痛苦;而讓人感到難過煎熬的,是理性該不該斬斷那愛的情絲。斬得斷
也就罷了,偏偏感情事又是剪不斷、理還亂。
是不是人的理性、人的現實、社會的現狀容不下這許多愛,才必須揮劍段情或假
裝不愛?會不會愛從來都沒有錯,錯的是那承載不了的人的自我、看待它的眼光,
社會的框架束縛,以及種種的道德壓抑與理性制約?
也許有一天,人們會明白,愛是ㄧ種宗教、是ㄧ種靈性之美,最終都能將瓦解所
有的教條及束縛。
當人們動輒以理性試圖否定、斬除心中之愛時,是否應該思考,能不能以理性去
許「你心中的愛」一個未來?縱使與現實強烈牴觸,只少也要用理性來愛你心中之
愛。也許,理性有時會成為內心害怕受傷的「過度自我防衛的秀斗戰士」,見愛就
砍,但若沒有了愛也就失去了人類存在的必要性了。
讓我們一同許願吧!
願所有人都能在愛中勇敢、堅強。當現實橫亙眼前,或理性與感性產生衝突時,
不要急於否定、企圖斬斷心中之愛,此刻,也許理性該擴大容量、修正態度或改變
方向呢!試著以理性去感受愛,讓它成為「圓心中那份愛」的新理性吧!
-------節錄於”許添盛 愛是你,愛是我”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