任何愛過的人都知道愛是喜樂。我們真正去愛的時候,是因為我們「想要」去愛;
我們如果是很有愛心的父母,也是因為我們想做有愛心的父母。這是大家必須先了
解的。
我們無論做什麼,也是因為我們選擇去做,我們做那些選擇是因為那是最能滿足我
們的,我們無論為別人做什麼,我們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而做的。
你知道人生命中最大的需要是什麼嗎?就是被別人需要。除非一個人被感到需要,
否則他的人生是無意義的。想想,如果沒有人需要你,那你活著是為什麼?如果沒
有人需要你的照顧,沒有人需要你的關心,沒有人對你有任何期待,你存在與不存
在有什麼不同?你活著又有什麼意義?
人總習慣把付出看作是犧牲,是負擔,直到失去了愛的對象,直到不再「被需
要」,這才會發現,原來「不苦」才是真正的痛苦。
德雷莎修女說得對:「人最大的貧窮不是物質上的缺乏,而是不被需要與沒有人
愛。」
所以,當有人需要你,覺得由中感激的人應該是你,因為他讓你體驗到生命的光
彩,讓你看到人生的意義,那就是為什麼說「真愛不求回報」。因為在那個愛的行
動裡,讓你看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和喜樂,這已是最好的回報,不是嗎?
人們常說:「愛是犧牲」,這是不對的。愛是一個滿足的自我,而不是一個犧牲的
自我。滿足的自我會去分享,心存分享會產生滿滿的喜悅;自認犧牲則會蓄積滿滿
的怨懟。切記,絕不要犧牲!
耶穌說:如果你抓住,你將會失去;如果你分享,你將會得到。
我們只能「得到」我們願意給的東西。我們給出的錢,才是我們擁有的錢;我們付
出的愛,才是我們擁有的愛。
愛就像一口井,你提了越多的水,就有越多新鮮的水會流進來。如果你停止提水,
那口井將變得陳腐,水也逐漸枯竭。
去愛,讓別人需要你,你就會擁有更多的愛;當你停止去愛,沒有人需要你,你將
失去所愛。
-------節錄於” 何權峰 愛,其實我們都看反了”-------
人們 在愛之海中浮沉
心靈 在愛與被愛中渴求
忘記 愛其實存在於心中
付出 愛就將永不枯竭
去愛 將擁有更多的愛
打開 心底塵封的那扇門
陽光 將灑下愛的光芒
You'll Be In My Heart---Phil Collins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ZQJh-oU0M9Y